牛耳的拼音、解释、组词
牛耳的简介:
niú ěr
1.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1.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 AI解释
词语“牛耳”在汉语中通常作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分别指的是不同的含义。
- 用作名词:
-
引申义:形容具有代表性或权威性的地位。在古代,人们认为耳朵是动物身上最具代表性的部位之一(尽管这一说法可能缺乏历史依据),所以“牛耳”就被比喻为一个标志性的、领头羊般的角色或者位置。
-
用作动词:
- 在一些现代语境下,“牛耳”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个组织在某一领域内处于领导地位,掌握着主导权。
接下来提供5个使用“牛耳”的造句:
- 这位企业家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过人的商业头脑,在科技行业里独占牛耳。
- 为了推动项目进展,我们需要找到一位在该领域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人物来担任牛耳角色。
- 在这次的学术研讨会中,他被公认为是研究方向上的牛耳人物,他的提议备受关注。
- 这个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领导者总是能站在牛耳的位置,把握住最关键的趋势和发展机会。
- 作为该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和牛耳人物,他对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测总是非常准确。
分词解释
牛
niú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黄。~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气。4 姓。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