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揖的拼音、解释、组词

目揖的简介:

mù yī
1.注目为礼。

  • AI解释

经过查询,发现“目揖”一词并不常见于现代汉语中,并未在权威字典或辞书中找到明确定义。有可能这个词是古语、方言或是特定情境下的用法,因此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其具体背景才能提供准确的解释和使用示例。

但根据“目”(眼睛)和“揖”(作揖、拱手礼)两个部分推测,“目揖”的意思可能是通过目光或眼神进行的一种礼仪或交流方式。以下是我基于这一假设提供的五个造句,仅供参考:

  1. 古代士子相见时,常以目揖代替握手,表达相互之间的尊敬和谦让。
  2. 在古代文人雅集中,大家不施礼而用目揖,显得更加高雅脱俗。
  3. 他只是用一个深情的目揖,就足以让对方感受到他的敬意与关怀。
  4. 虽然没有行传统礼仪,但他们用默契的眼神交流和温润的目揖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5. 现在的商务场合中,有些人更喜欢传统的握手礼,而不是现代版的“目光相迎”或“目揖”。

请根据实际语境调整这些句子。如果“目揖”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专业术语,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给出准确解释和使用示例。

分词解释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1 古代的拱手礼:作(zuō)~。~让(宾主相见的礼节)。~客。~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