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的拼音、解释、组词

访戴的简介:

fǎng dài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称访友为"访戴"。

  • AI解释

访戴》这一词语,实际上是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最著名的记载出现在东晋时期著名诗人王徽之(字子猷)的事迹中,《世说新语·任诞篇》中有这样的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这个故事讲述了王徽之夜晚偶遇大雪,心中生出访友的兴致,即兴决定前往好友戴逵所住的剡县(今浙江嵊州),虽未到达目的地,却因这一举动被后世传为佳话。这体现了一种率性而行、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详细解释

  • 王徽之:东晋文学家,字子猷。
  • 戴安道:即戴逵,与王徽之是好友。
  • 剡县: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境内。
  • 左思《招隐诗》:中国西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左思所作的《招隐诗》,描绘了山林幽深而引人入胜之处。

造句

  1. 王徽之的故事在后世被传为佳话,他的“访戴”之举成为不拘小节、随兴而行的精神象征。
  2.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王徽之的“访戴”故事中学习到如何更加自由地生活和享受当下的时光。
  3. 访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刻都不要忘记停下来欣赏周围的美好。
  4. 王徽之的“访戴”之举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是一种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5. 如今人们常常用“访戴”的故事来形容那些不拘小节、随性而行的行为。

分词解释

访

fǎng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

dài

1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2 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