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1330-1369)的拼音、解释、组词
常遇春(1330-1369)的简介:
cháng yù chūn (1330-1369)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明初大将。字伯仁,怀远(今属安徽)人。善射,有勇力,元末参加朱元璋军,被任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共同领兵,先攻灭张士诚,后北上灭元。屡立战功,军中号称“常十万”。1369年与李文忠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师途中暴病死。追封开平王。
- AI解释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季兴,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著名军事将领。他出生于今天江苏省六合县(旧称乌江,常遇春曾在此渡江作战),自幼习武,勇猛过人。在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中,常遇春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迅速崛起,在攻克集庆、破平定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镇东将军”、“征南副将军”。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也是朱元璋的至交好友。在1368年明朝建立后,常遇春因患疟疾不幸去世。
造句:
- 常遇春以其勇猛无畏的精神,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和将领,今天的南京有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常府街。
- 在元朝末年的战乱中,常遇春率领起义军攻占了多个重要城市。
- 常遇春与朱元璋之间的友谊,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 他在作战时常常身先士卒,为士兵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分词解释
常
cháng
1 长久,固定不变:~数。~量(亦称“恒量”)。~项。~任。~年。~驻。~住。~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客。时~。经~。3 普通的,一般的:~识。~务。~规。~情。~人。平~。反~。4 姓。
遇
yù
1 相逢,会面,碰到:~到。~见。~事。奇~。遭~。境~。2 机会:机~。际~。知~。3 对待,款待:待~。冷~。4 姓。
春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