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耳之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过耳之言的简介:

guò ěr zhī yán
听来的传言不值得认真对待。

  • AI解释

过耳之言》是中文成语的一种,通常用来形容听者对所说的话不加以注意或记忆,就如同声音从耳边掠过一样。在不同的语境中,也可以理解为某句话只是短暂地传入了耳朵,并没有深入思考或是记在心里。

详细解释

  • “过耳”:字面意思是指声音通过耳朵,比喻听者对所听到的话语不加重视、忽略。
  • “之言”:指的是所说的话。整体来说,“过耳之言”指的是那些被听见但很快就被遗忘或不予理会的言语。

造句

  1. 小王上课时常常走神,老师讲了很多内容,但他都当作是“过耳之言”,课后自然无法复述。
  2. 对于朋友提出的宝贵建议,他却只当成了“过耳之言”,结果失去了很多机会。
  3. 如果我们对别人的善意忽略不计,那这些好意就成了我们的“过耳之言”了。
  4. 每次妈妈提醒我注意身体健康时,我都会觉得这是“过耳之言”,直到生病才意识到妈妈的话是多么重要。
  5. 在会议上,他对于领导的意见只是当成“过耳之言”,没有深入思考或采取行动。

使用这个成语时,要注意其语境和语气,以准确表达听者对言语的态度或反应。

分词解释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