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宪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宪的简介:

dà xiàn
1.清代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的称谓。

  • AI解释

在标准的汉语词汇中,并没有“大宪”这个词,可能您想查询的是“宪法”,这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对“宪法”的解释以及五个相关句子。

释义

宪法:指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制度,并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它是国家立法的基础,是所有其他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造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由我国的宪法明确规定了的。”
  2.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这些基本权益。”
  3. “这次修订宪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4. “在国家面临重大决策时,必须依据宪法进行,确保每一项政策都符合法治原则。”
  5. “学习宪法知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些句子中,“宪法”一词被用于不同的语境中,强调了它作为国家法律体系核心的地位及其在保障公民权利、指导国家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果您指的是其他含义,请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以便进一步解释。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xiàn

1 法令:~章。~令。~兵。2 指“宪法”:违~。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