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耳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耳龙的简介:

bái ěr lóng
1.传说中的白耳朵的神龙。

  • AI解释

在中文中,《白耳龙》通常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来源于一些特定的文化作品、传说或虚构的故事背景。不过,在某些民间故事或者文学创作中,“白耳龙”可以被创造出来,用以描述某种具有特殊特征的龙的形象,比如耳朵是白色的。

考虑到这一情况,以下是根据一般创意设定的解释和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在一些文化传说或虚构的故事背景中,《白耳龙》可能是指一种拥有白色耳朵的龙。这种龙通常被赋予了不同的特性,如智慧、勇气或是能够带来吉祥等特质,具体取决于故事的情境。

造句示例:

  1. 在那座古老的图书馆里,流传着关于白耳龙的故事,据说它能用它的龙息帮助人们寻找失落的知识。
  2. 小明的房间装饰得很有创意,他的一角摆了个“白耳龙”模型,说是给他的奇幻故事增色不少。
  3. 神秘的白耳龙出现在山间,传说中它拥有治愈的魔法,能救活受伤的人。
  4. 为了庆祝丰收节,村庄里举行了盛大的舞会,在广场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白耳龙彩车,孩子们欢呼雀跃。
  5. 当地的探险家们声称在深山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白耳龙,它们似乎与世无争,过着隐居的生活。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虚构背景创建的,并不反映《白耳龙》这一词语在中文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您有具体的语境或故事背景需要参考,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于更准确地解释和造句。

分词解释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