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粒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贝塔粒子的简介:
bèi tǎ lì zǐ
乙种粒子。也作β粒子。
乙种粒子。也作β粒子。
- AI解释
《贝塔粒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指电子或正电子,在核物理和放射学中常被提及。具体来说,贝塔衰变(Beta decay)过程中产生的粒子称为贝塔粒子。当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成中子或中子转变成质子时,就会释放出这种带电的高速粒子。根据是电子还是正电子被释放出来,可以进一步分为贝塔负粒子和贝塔正粒子。
贝塔粒子的特点:
- 携带电荷:与α粒子不同(α粒子是不带电的氦核),β粒子携带电荷。
- 能量范围广:可以是从几兆电子伏特到超过十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具体取决于衰变过程。
- 穿透力较弱但速度快:相比α粒子,贝塔粒子更易被物质吸收,但它们的速度很快。
5个造句:
- 科学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β衰变释放出的高能β粒子来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
- 当电子被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后可以作为β粒子来研究其物理特性。
- 在核反应堆中,控制贝塔粒子的数量是确保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 医生向患者体内注射含有放射性标记的物质以追踪病灶位置时,可能会利用到β衰变产生的β粒子。
-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宇宙射线中的贝塔粒子来推断恒星内部的反应过程。
以上是对《贝塔粒子》一词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与造句示例。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贝
bèi
1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2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壳。~雕。3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4 姓。
塔
tǎ
1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佛~。2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灯~。纪念~。金字~。~楼。3 姓。
粒
lì
1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米~。盐~。颗~。~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2 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一~米。一~珍珠。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