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培养的拼音、解释、组词
定向培养的简介:
dìng xiàng péi yǎng
高等学校为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培养人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保证边远地区及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能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应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到这些地方工作的毕业生待遇从优。”定向分配的学生实行定期服务制度,服务期满后可合理流动。
高等学校为特定的地区或行业培养人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为了保证边远地区及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行业能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应按国家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到这些地方工作的毕业生待遇从优。”定向分配的学生实行定期服务制度,服务期满后可合理流动。
- AI解释
《定向培养》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通常用于描述高校与特定行业或企业之间达成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为合作方(如企业)提前储备人才。这样的培养方式有助于确保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详细解释:
- 目标明确:定向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行业或企业的特殊需求。
- 校企合作:这种模式通常需要高校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 定制化教育: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受到更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知识训练。
- 保障就业: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甚至直接的就业岗位。
造句示例:
- 大学与本地科技公司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旨在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 小张毕业后参加了定向培养项目,他很期待能尽早适应企业的研发岗位。
- 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下,该大学推出了多个针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定向培养计划。
- 为了确保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很多学校都积极参与了政府部门组织的定向培养活动。
- 面向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高校应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探索有效的定向培养模式。
分词解释
定
dìng
1 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型。~义。~都(dū)。~稿。~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规~。鉴~。2 使不变动:~案。~罪。决~。确~。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5 确凿,必然的:必~。镇~。6 预先约妥:~计。~情。~货。~做。7 姓。
向
xiàng
1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背(bèi )。~北。2 目标,意志所趋:志~。方~。3 偏袒,袒护:偏~。4 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5 从前:~日。~者。6 从开始到现在:~例。一~。7 姓。
培
péi
1 为保护植物或墙堤等,在根基部分加土:~土。~种(zhòng )。~修。~植。2 帮助和保护人的成长:~养。~育。~训。
养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