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染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闻目染的简介:

ěr wén mù rǎn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 AI解释

耳闻目染》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听觉和视觉,亲身体验或感受某种情境、行为或状态。这里的“耳闻”指的是通过耳朵听到的信息,“目染”则指眼睛所见的情况。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在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观察和聆听就对某件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或者感受到了它的影响。

详细解释:

  • 耳闻: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或信息。
  • 目染:通过视觉所感受到的情景、氛围等。
  • 综合作用:两者相结合,表示一个人在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旁观和聆听而对某事有了深刻的认识。

造句:

  1. 小明从小耳闻目染父亲做生意的艰辛,长大后他选择了学习商业管理,希望能为家人减轻负担。
  2. 在李老师家的熏陶下,王同学也逐渐爱上了文学创作,这让他在写作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3. 通过电视新闻和电影,我虽然没有亲历战场,但耳闻目染之下,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深刻的认识。
  4. 这次旅行,小张不仅亲自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还通过导游讲解和当地居民的故事中,了解了许多关于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这种耳闻目染让他感到非常充实。
  5. 由于工作原因,老王经常参加各种研讨会和交流会,在这些场合中他通过聆听专家们的分享(耳闻)并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目染),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以上句子旨在展现《耳闻目染》这一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

rǎn

1 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2 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一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