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见的拼音、解释、组词
有目共见的简介:
指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有目共睹」。见「有目共睹」条。
2.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徐干《中论.卷上.贵验》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损也。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孔子曰:「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其可诬1>哉! 〔注解〕 (1) 诬:音ㄨ,用不实的言辞骗人。
3. 此处所列为「有目共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睹,看见。「有目共睹」原意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汉朝徐干在《中论.卷上.贵验》一文指出,做人说话要有信用。想要别人信任自己,则要少说多做,确实履行自己所说过的话。时日一久,事情就变得显明;事实显明,则只要是有眼睛的人都看得见,有耳朵的人都听的到,岂可用不实的言辞骗人!后来「有目共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事实极为明显,众所周知。如元代李翀《日闻录》:「日月东出而西没,有目者所共睹。」是说太阳和月亮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的自然规律,极为明显,众所周知。
1. 比喻极为清楚明显,众所周知。如:「近年来国家的进步与繁荣,是大家有目共见的。」也作「有目共睹」。
词语解释
有目共见: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凡是人都能够看到的现象或事物。这里的“有目”指的是眼睛,“共见”是共同看见的意思。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明显的、不需要专门指出的事实或现象,任何人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够轻易观察到。
示例造句
- 体育比赛中的违规行为已经成为 有目共见 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 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 有目共见 的一个严重问题。
- 在这次的会议上,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几乎是一致的,可以说是 有目共见 的共识。
- 这里交通拥堵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可以说已经是 有目共见 的现象了。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成为 有目共见 的常识,每个人都应该为此做出努力。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有目共见”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gòng,gōng
1 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3 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4 总计,合计:~计。总~。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6 “共產党”的简称。jiàn,xiàn
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2 接触,遇到:怕~风。~习。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5 会晤:会~。接~。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