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臣出洋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大臣出洋的简介:
wǔ dà/dài/tài chén chū yáng
1905年清政府准备以假立宪欺骗人民,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后因绍英被革命党人吴樾炸伤,徐世昌已任他职,遂改派尚其亨、李盛铎接替。五大臣分两路前往日、英、法、美、德等国考察。次年回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1905年清政府准备以假立宪欺骗人民,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后因绍英被革命党人吴樾炸伤,徐世昌已任他职,遂改派尚其亨、李盛铎接替。五大臣分两路前往日、英、法、美、德等国考察。次年回国,呈请实行君主立宪政治。
- AI解释
词语“五大臣出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定事件,具体指的是清末时期(1905年)派遣五位高官前往欧美等国考察宪政制度的历史事件。这五位大臣分别是:李端棻、戴鸿慈、袁世凯、张绍增和端方。他们分别访问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目的是借鉴这些国家的议会制度、司法体系和社会保障政策,并尝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中国来推动清朝政府进行改革。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清末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对中国的瓜分以及国内革命思潮的兴起,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试图改良的政治措施。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正是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 目的与影响:此次出洋考察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来寻找能够帮助中国抵御外来侵略、实现自我发展的制度性方案。尽管这次考察为后来的预备立宪提供了直接依据,但其最终结果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清政府面临的内外矛盾,反而加速了清朝统治的瓦解。
造句
- 清末新政中,“五大臣出洋”是改革的重要一步。
- 研究历史时,不应忽视“五大臣出洋”的背景与意义。
- 虽然“五大臣出洋”最终未能改变清政府的命运,但它在近代史上的影响不容小觑。
- 了解“五大臣出洋”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变革动因。
- 在探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五大臣出洋”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分词解释
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臣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洋
yáng
1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2 广大,众多,丰盛:~溢。~~。3 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4 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5 银元: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