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之士的拼音、解释、组词
有道之士的简介:
yǒu dào zhī shì
明白事理的人。
明白事理的人。
- AI解释
《有道之士》中的“有道”通常指的是拥有高尚德行、深谙道理或具有高超技艺的人。“之士”是古代对贤士的一种尊称,指有才华和道德修养的人。因此,“有道之士”可以理解为那些品德高尚且富有智慧或精通某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人。
详细解释
- 德行高尚:指的是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 知行合一:不仅理论丰富,而且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 才华横溢:在某一领域具有卓越的才能和专业知识。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够达到这种高度的人,在个人修养、家庭治理以及国家治理上都有较高的造诣。
造句
- 那位老者不仅是学问渊博的大师,而且是真正的有道之士,他的教诲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
- 在这场辩论会上,这位有道之士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 作为一位有道之士,他不仅精通医术,还以其高尚的品德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 这位企业家以他的智慧和远见,成为了当地备受尊敬的有道之士。
-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尊称他为有道之士。
分词解释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士
shì
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4 对人的美称:志~。烈~。女~。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