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873-1929)的拼音、解释、组词
梁启超(1873-1929)的简介:
liáng qǐ chāo
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协助其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起兵反袁。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5年协助其师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次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起兵反袁。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 AI解释
《梁启超(1873-1929)》是一个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的词条,具体来说指的是梁启超先生,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学者。在晚清时期,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并对后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解释:
- 生平简介:
- 梁启超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自幼好学不倦,早年在家乡接受私塾教育。
- 二十岁时因参与维新变法运动而被革职、流放,之后仍坚持其改良思想。
- 辛亥革命后一度担任袁世凯府上的顾问,但不久便辞去官职。
-
晚年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
主要贡献:
- 在政治上主张维新变法,支持君主立宪制,并积极参与戊戌政变前后的活动。
- 文学方面,他是“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著有《清代学术概论》等重要著作。
-
教育领域,他提倡教育救国的思想,强调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
思想影响:
-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梁启超的思想跨越了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他的著作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造句示例:
-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家。
- 在戊戌变法中,梁启超提出了很多改革的建议,希望改变当时的政治体制。
- 由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梁启超被尊称为“人民教师”。
- 梁启超所著《饮冰室文集》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引用。
- 梁启超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词解释
梁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启
qǐ
1 打开:~封。~门。某某~。~齿。2 开始:~用。~程。~运。3 开导:~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4 陈述:~事。5 书信:书~。小~。
超
chāo
1 越过,高出:~越。高~。~出。~额。~龄。~等。~载。~重。~支。2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北海”。3 在一定范围以外:~自然。~音速。~导现象。4 遥远:~遥。~忽。5 怅惘的样子:“武侯~然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