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花鼓的拼音、解释、组词
催花鼓的简介:
cuī huā gǔ
1.唐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诘旦,﹝明皇﹞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1.唐南卓《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诘旦,﹝明皇﹞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 AI解释
《催花鼓》,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似乎并非一个正式的名词或术语。不过,结合其字面含义和可能的文化背景,“催花鼓”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旨在通过音乐来促进花卉生长或开花的民间艺术形式或是特定的民俗活动。这种解释多基于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行推断。
详细解释
- 催:意为促使,加速。
- 花:指花朵,通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或者春天到来的景象。
- 鼓: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民间庆祝活动或仪式中制造热闹氛围。
综合以上信息,“催花鼓”可以理解为一种通过敲击鼓乐来促进花开、表达对春天的美好向往或是庆祝丰收和美好的民俗表演。这种解释基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行推测。
造句
- 在春节期间,村里的老艺人会敲响催花鼓,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里花朵盛开。
- 每当春风吹过田野,农民们便围坐一起,欣赏着精彩的催花鼓表演。
- 小镇上每到春天都会举行一次催花鼓节庆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
- 随着催花鼓的节奏逐渐加快,周围的花朵仿佛感受到了这股生命力,竞相绽放。
- 为了庆祝丰收年,村民们特意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催花鼓表演。
分词解释
催
cuī
1 使赶快行动:~促。~办。~讨。2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化。~生。~眠。~奶。~肥。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
鼓
gǔ
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5 高起,凸出:~包。~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