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宜的拼音、解释、组词

制宜的简介:

zhì yí
1.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

  • AI解释

词语详解

制宜(zhì yí):

  • 释义:指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宜的方法或措施。它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灵活应变,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办法。
  • 出处: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比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制宜者,因事以制之也。”
  • 用法:常用于形容根据具体场合或环境制定策略、政策或方法的情境。

造句

  1.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应该灵活调整战略,制宜地应对各种挑战。
  2. 面对疫情的突发情况,政府需制宜制定防疫措施来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3. 每个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切不可一刀切、一概而论,要制宜地进行指导与培养。
  4. 在扶贫工作中,干部们应该深入贫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符合当地情况的帮扶计划来提高效果,做到真正“因人施策”,而不是生搬硬套或空谈理论。
  5.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公司决定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进行任务分配,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体现了公司领导层在管理上能够制宜地采取措施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词语“制宜”的用法,同时也突出了其核心含义——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分词解释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

1 适合,适当:~人。~于。合~。权~。适~。相~。2 应该,应当:事不~迟。3 当然,无怪:~其无往而不利也。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