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太平令的简介:

tài píng líng/lǐng/lìng
1.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南曲属中吕宫。北曲属双调﹐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七﹑七﹑七﹑二﹑二﹑二﹑七(八句)。一般接在双调《沽美酒》曲牌之后。可用于双调套曲内﹐也可用作小令。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加变化﹐如昆剧《林冲夜奔》林冲行路时所唱﹐曲调雄壮﹐节奏急促﹐以唢呐或海笛伴唱。

  • AI解释

太平令》并非一个广泛认知的具体词牌名或文学术语,因此在传统文献中可能找不到直接对应的定义。从字面意义来看,“太平”意味着国家安宁、社会繁荣稳定;“令”则是命令、政令的意思,有时也可解释为美好、欢乐。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文学体裁或词语来理解,可以推测它可能描述的是一个表达对和平盛世的赞美和向往的作品。

但是,为了提供更贴近问题的解答,并且考虑到《太平令》在传统文学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基于其意象进行一些假设性的解释与造句。这里我们将其视为一种表达“和平美好”主题的形式或句子。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由两个词语组成,“太平”代表社会安宁、人民幸福;“令”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指示或命令,也可以引申为美好的意思。
  • 寓意与情感色彩:“太平令”可能意指在和平时代发布的一条美好信息或命令,旨在传达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希望。

造句

  1. 在《太平令》的乐章中,诗人歌颂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与百姓的幸福生活。
  2. 此时此刻,我们正生活在《太平令》所描绘的美好时代里,共享和平的果实。
  3. 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太平令》般的世界——没有战争、充满爱和和谐。
  4. 太平令》不仅是一首歌颂和平与繁荣的诗篇,更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向往。
  5. 每当听到这首《太平令》,人们都会心生欢喜,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安宁美好的时代之中。

请注意,上述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太平”和“令”的基本含义进行的拓展解读。实际上,“太平令”在具体文学作品中是否有存在或特定意义,则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以获取准确信息。

分词解释

tài

1 过于:~长。2 极端,最:~甚。~平。3 高,大:~空。~学。4 很:不~好。5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老伯。~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