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拼音、解释、组词
格物致知的简介:
gé wù zhì zhī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亦作格致。
1.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例】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的求知观。
1. 推究事物的道理,方能获得不尽的知识。语本《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作「格致」。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自儒家思想。这个词组由“格”和“物致知”两部分组成。
- 格:意为穷究、研究。
- 物:指事物、客观世界。
- 致知:达到知识或获得真知。
《格物致知》的完整解释是通过仔细观察和探究外在事物,从而获取真知。这强调了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细致入微的研究与理解的重要性,以求得学问上的进步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
造句
- 他从小就热爱探索大自然,秉持《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
- 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她终于领悟了《格物致知》的道理,明白只有深入了解事物才能有所收获。
- 科学家们为了《格物致知》,不断进行实验和观察,力求在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这句古语“致知在格物”,正是倡导人们要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来获取真知,与《格物致知》的理念不谋而合。
-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以《格物致知》的态度去探讨和解决,才能更好地理解背后的原因和本质。
这些句子展示了“格物致知”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强调了其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格
gé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致
zhì
1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2 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3 样子,情趣:大~。别~。景~。兴(xìng )~。4 细密,精细:~密。精~。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