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承流的拼音、解释、组词

宣化承流的简介:

xuān huà chéng liú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 AI解释

宣化承流》这个词语实际上由两个部分组成,“宣化”和“承流”。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词各自有着特定的意思。

  1. 宣化:指的是宣扬教化、传播文化或政策等。它的含义较为宽泛,涉及到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将某种理念、知识或者命令传达给广大的民众。

  2. 承流:这里的“承”是承接的意思,“流”通常指水流,引申为沿袭、继承的意思。“承流”的字面意思是指在水道中接续水流,进一步引申为继任者、接受者,或是在某种制度、政策实施过程中作为传递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两者来看,“宣化承流”可以理解为通过各种方式将教化、知识或命令传播开来,并由下一层级或继承人加以执行和落实。这在古代多用于描述教育体系中的上下层关系,以及政策的下达与实施过程。

下面是五个使用“宣化承流”的造句:

  1. 他作为地方官员,肩负着国家政令宣化承流的重要职责。
  2. 学校校长强调:每一位教师都是知识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担负起宣化承流的任务。
  3. 在此次文化传承活动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文化的宣化工作,也要注重文化的承流传递。
  4. 为了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各级管理者需要做好从上到下的宣化承流工作。
  5. 这种地方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宣化承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分词解释

xuān

1 公开说出,散布:~讲。~传。~战。~称。~言。~叙调。心照不~。2 疏导:~泄。3 古代帝王的大室。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付。~召(皇帝召见)。~诏(传旨)。5 姓。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