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成的拼音、解释、组词

应成的简介:

yīng/yìng chéng
1.应允,许诺。

  • AI解释

《应成》一词的详细解释

“应成”在汉语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术语,主要用于哲学、逻辑学及佛教领域。它最初来源于印度逻辑学中的概念,并被引入到汉传佛教中。

  1. 定义:“应成”通常是指一种通过假设来得出某种结论的推理方法。
  2. 含义
  3.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应成”的意思是为了满足某个条件或需求,所必须形成的结论。这种形式常常用于逻辑论证、辩论或理论构建中。
  4. 在佛教哲学中,“应成”强调的是对某些事物本质的认知,是通过假设和推理来实现的。

示例造句

  1. 哲学/逻辑学
  2. “为了证明‘无我’这一观点,在辩论时可以采用应成的方法,即假设一切现象都有自性存在,那么就会陷入矛盾;因此,只有认为它们没有固定的本质才能成立。”

  3. 佛教语境下的运用

  4. “在探讨缘起法时,通过分析事物的因缘和合而形成的特性来论证‘无我’思想,这种方法便属于应成的范畴。”

  5. 日常对话使用(比喻性):

  6. “他这种做事的方式有点像应成逻辑,总是先假设一个条件再推导出结论。”

  7. 解释理论框架

  8. “在构建某种社会学理论时,我们需要采用一种应成的思维方式来确保我们的假设和最终结论之间存在连贯性和一致性。”

  9. 哲学讨论中使用

  10. “对于某些难解的问题,在进行深入探讨之前,先尝试用应成的方法预想一下可能的结果,这对找到答案会有帮助。”

以上是“应成”一词的解释以及一些相关造句的例子。需要注意的是,“应成”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和含义可能会有所差异。

分词解释

yīng,yì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2 回答:答~。喊他不~。~承。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4 姓。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