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寓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克雷洛夫寓言的简介:

kè léi luò fū/fú yù yán
俄国克雷洛夫作。共二百余篇。作品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广泛,寓意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讽刺辛辣,揭露有力。内容有反映农奴制罪恶的,有批判迷信西欧文化的,有谴责拿破仑侵略军的,有歌颂劳动人民的,有针砭人们生活中的缺点和恶习的。

  • AI解释

克雷洛夫寓言》并非一个具体的词汇,而是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克雷洛夫所著的一系列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以动物为主角,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传达深刻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克雷洛夫的《寓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成为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解释

  • 作者背景: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克雷洛夫(1769年-1844年),生于俄国叶卡捷琳堡的一个普通家庭。尽管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但他却有着强烈的文学追求。

  • 作品特色

  • 使用动物形象来传达人类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 虽然表面上看似简单有趣的故事,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洞察力。
  • 借助寓言故事传递正能量、启迪思想。

造句示例

  1. 克雷洛夫寓言》中讲述了狼与羊之间的故事,以此来警示人们不要轻信陌生人。
  2. 读了《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小马过河》,我们学会了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尝试,因为事实往往比想象的更加清楚。
  3. 每当我面对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克雷洛夫寓言》中那只乌鸦和奶酪的故事就会在我耳边响起:“别人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你。”
  4. 克雷洛夫寓言》里的故事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富有哲理,让我们在笑声中学会了许多宝贵的人生教训。
  5. 在家庭教育中,《克雷洛夫寓言》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它能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和道德观。

这些造句旨在展示《克雷洛夫寓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教育意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léi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电。~鸣。~动。~雨。~霆。~厉风行。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鱼~。布~。扫~。~管。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4 姓。

luò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1 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公(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绅士等人)。~居。~所。~舍。~邸。2 住的地方:公~。客~。3 寄托:寄~。~目(过目)。~言(a.有所寄托的话;b.用来说明某个道理的小故事)。~意(语言文字中所寄托或暗含的意思)。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