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瓿的拼音、解释、组词

覆瓿的简介:

fù bù
1.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亦用以表示自谦。 2.犹覆盆。

  • AI解释

覆瓿》一词来源于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并非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典故,而是描述了一种关于文学作品被冷落的情况。根据历史文献,“覆瓿”原意是指将写有文章的手稿丢弃在瓦罐中,象征着这些作品无人问津、无法流传。这里的“瓿”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陶制容器,常用于盛酒。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书·扬雄传》,据记载,扬雄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和辞赋大家。他在创作完成后,将自己所作的文章置于瓦盆中,以此自嘲文章未能被广泛阅读欣赏的情况。后来,“覆瓿”一词就用来形容作品或才学被众人忽视、不受重视。

以下五个造句供参考:

  1. 他的诗集虽然问世已久,但至今仍默默无闻,如同《覆瓿》一般。
  2. 这篇文章在发表之初无人问津,直到多年后才被人重新发现,成为经典,可谓是“覆瓿”之后方得其重。
  3. 即便是在当代,也有许多新锐作家的作品只能落为《覆瓿》,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与认可。
  4. 他一直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感到自豪,但最终这些研究成果在学界却如同被丢弃的《覆瓿》,鲜有人问津。
  5.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覆瓿”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优秀的作品往往在刚问世时就遭遇了冷遇。

分词解释

1 遮盖,蒙:~盖。~溺。~蔽。~被(遮盖,喻恩荫)。~庇。2 翻,倾倒,败,灭:~舟。颠~。~灭。~辙(翻过车的道路,喻曾经失败的做法)。~没(mò)。~水难收。~巢无完卵(喻灭门之祸,无一得免,亦喻整体覆灭,个人不能幸存)。前车之~,后车之鉴。3 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