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文断句的拼音、解释、组词

孤文断句的简介:

gū wén duàn jù
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 AI解释

关于“孤文断句”,这实际上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或成语,可能是对某些词语用法的误解或者是特定语境下的表达。通常情况下,“孤”在古文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孤立无援的状态或者单独存在的意思;而“文”与“句”分别指的是文章和句子。

如果我们试图构建一个概念为“孤文断句”,可以理解为孤立的文章或文字片段,缺乏上下文支撑,难以完整理解和解释。具体来说:

  1. 含义延伸:在现代汉语中,“孤文断句”更多地用来形容那些没有上下文支持、单独出现的文字或者文章段落,它们的意义和语境容易被误解。
  2. 理解难点:孤立的文本或句子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或想要表达的内容,因此需要读者结合更多的背景信息来辅助理解和分析。

基于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尝试构造一些句子:

  1. 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一句,否则可能会出现“孤文断句”的问题。
  2.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需要找到更多关于此话题的上下文材料,避免产生“孤文断句”式的误解。
  3. 教学中要警惕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陷入“孤文断句”的误区。
  4. 当遇到不熟悉的成语或典故时,最好先查找完整的原文和解释,以免形成“孤文断句”的错误印象。
  5. 编写教材时应注意文本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避免造成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孤文断句”式的理解困难。

请注意,以上对于“孤文断句”的解读是基于对词语可能含义的理解进行的延伸解释。如果这是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表达或是一个文学创作中的概念,则需要根据具体背景来进一步明确其意义。

分词解释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4 古同“辜”,辜负。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duàn

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裂。~层。~面。截~。~肠。~魂。~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粮。~水。~炊。~奶。~档。~流。~种(zhóng )。~交。~片。~续。~子绝孙。3 判定,决定:判~。诊~。~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乎不可。~然施行。

jù,gōu

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2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