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斗的拼音、解释、组词

犯斗的简介:

fàn dǒu/dòu
1.神话传说天河通海,有个住在海边的人,见年年八月海上木筏按期往来,便带粮乘筏,泛游至天河,见到牛郎织女。见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又相传汉张骞出使大夏,寻河源,乘槎见所谓牛郎织女。见周密《癸辛杂识前集.乘槎》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后以"犯斗"指登天。

  • AI解释

词语“犯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或标准词汇,可能是指古代星相学中的术语。在古代中国,人们对于天象变化非常重视,并且认为天象的变化能影响人间的事物。根据《史记·天官书》等古籍记载,“犯斗”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不吉利的星象现象。

在古代星占术中,“犯斗”一般指的是星辰侵入或接近北斗七星,认为这是不好的预兆,可能会引起某些灾难或是政治变动。这里“斗”,指的是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有重要地位。

下面是五个使用“犯斗”的造句:

  1. 古代星相家们曾预言,如果某一年有行星直冲北斗七星,则会有重大变故发生,这便是所谓的“犯斗”。
  2. 有人认为,自古以来就有“犯斗则灾”,意思是当星辰出现异常时,人间往往也会迎来一些不好的事情。
  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十分重视天象的变化,在发现星相中有“犯斗”的迹象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灾祸的发生。
  4. 在古代的宫廷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当夜空出现“犯斗”现象,那么国家就会有重大危机来临。
  5. 有些历史事件之所以会被认为是天意所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古人看到的星象中有“犯斗”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造句更多地是为了说明概念而编写的示例,并不代表这种说法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或被广泛接受。在现代汉语中,“犯斗”一词并不常用,且具体含义可能有所不同或并未使用此词汇。

分词解释

fàn

1 抵触,违反:~规。~法。~罪。~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讳。2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人。罪~。3 侵害,进攻:侵~。秋毫无~。4 触发,发作:~病。~愁。~疑。5 做错事情:~错误。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