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的拼音、解释、组词

急急如律令的简介:

jí jí rú lǜ lìng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 AI解释

急急如律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说法或咒语,通常用于古代文书中,尤其是公文、诏书等正式文件中。这个词语意在强调命令的紧急性和必须遵守的严肃性,具有一定的威严感和强制执行力。它并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活动、影视作品或古装剧中可能会被提及。

详细解释: - 急急如律令 这个短语中,“急急”在这里是强调紧急之意,并非单纯的重复;“律令”则指的是法律或者命令。整体而言,这句话是为了表达某个命令或指示必须立即执行,不容拖延的紧迫感和权威性。

造句举例:

  1. 在那张古代文书上,只见写着“急急如律令”,以此来强调这封公文的重要性与紧急性。
  2. 为了表示对这位长者的尊重以及此事的严肃性,他在信中郑重其事地写道:“急急如律令,请您务必在三天之内给予回复。”
  3.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皇帝下旨处理某个紧急政务时会念到“急急如律令”以示命令的权威。
  4. 当代作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也借用古代元素来表达某种紧迫感,文中提到:“在那封信上赫然写着:‘急急如律令’,让人不敢怠慢。”
  5. 一部古装剧中的一位官员在传达紧急军情时说道:“此乃军国大事,务必遵照‘急急如律令’行事。”

需要注意的是,“急急如律令”虽然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但其作为正式词汇或日常用语的使用频率较低。上述例子更多是为了表达一种特定氛围和情境,并非在真实场景中的常见表述方式。

分词解释

1 焦燥:~燥。着~。焦~。2 气恼,发怒:~眼。3 使着急:这件事真~人。4 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5 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6 迫切,要紧:~切。~诊。~事。7 严重:告~。8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

líng,lǐng,lìng

1 〔~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