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殃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吵殃子的简介:

chǎo yāng zǐ
1.亦作"吵秧子"。 2.犹起哄。

  • AI解释

词语“吵殃子”并非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指一些方言或地方口语中用来形容爱争吵、捣乱的人。这种称呼通常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用于描述那些经常引起麻烦、争吵或者给他人带来困扰的人。

详细解释

  1. 构成与含义:“吵”意为争吵、喧闹;“殃子”这个词在某些方言中可能是指孩子或年轻人,但在这里更多地是强调这种人带来的负面效果。
  2. 情感色彩:这个词汇带有较多的批评和贬义,通常用于非正式场合或口语表达中。

造句

  1. 这个家庭最近总是吵架不断,简直就是一窝“吵殃子”。
  2. 小明自从上中学后就成了班上的“吵殃子”,老师对他真是头疼不已。
  3. 家里有这样一个“吵殃子”,妈妈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4. 你们这帮“吵殃子”什么时候能安静一会儿,我有点儿事情需要和你谈谈。
  5. “吵殃子”的存在总是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少麻烦。

需要注意的是,“吵殃子”这个说法并不是标准的词汇或正式称呼,在正式场合使用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或者不合适。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时也应考虑场合和对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分词解释

chǎo,chāo

1 声音杂乱搅扰人:~人。~扰(❶吵闹使人不得安静;❷争吵)。2 打嘴架、口角:~嘴。争~。

yāng

1 祸害:灾~。遭~。城门失火,~及池鱼(喻牵连受害)。2 损害:祸国~民。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