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为信的拼音、解释、组词
徙木为信的简介:
xǐ mù wéi xìn
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徙:迁移;信:信用。指说到做到,言而有信。
- AI解释
《徙木为信》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典故的故事,用于形容通过实际行动来取信于民。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商鞅变法时的一次著名事件。
详细解释
据史书记载,在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想推行改革以图强富国。当时担任左庶长的商鞅是支持改革的主要人物之一。为了表明其改革的决心与诚意,商鞅在城门外竖起了一块木头,并宣布如果有人能将这块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则会获得五十金的奖励。
起初人们都对此半信半疑,没有人愿意尝试搬动这块看起来很重的木头,直到一个看热闹的人决定一试。他顺利地把木头搬到了指定地点。商鞅立即按照承诺给了他五十金的赏赐。这次徙木事件使得百姓深感商鞅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随后,商鞅继续推行改革措施,人们也因此相信了他后续提出的各项政策,并愿意配合执行。
造句
- 商鞅徙木为信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者的言行一致是赢得人民信任的关键。
- 企业领导者如果要获得员工的信任和认可,必须像商鞅徙木一样,言出必行。
- 在推行新的社区管理规定前,物业首先应该以实际行动树立典范,比如先自己带头遵守规则,这就是“徙木为信”的智慧。
- 这个新政策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官员首先做到徙木为信,以表诚意和决心。
- 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学校管理层首先要做到徙木为信,给教师和学生做出榜样。
分词解释
徙
xǐ
1 迁移:~居(搬家)。迁~。流~。2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边(流放有罪的人到边远地区)。
木
mù
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3 棺材:棺~。4 质朴:~讷(朴实迟钝)。5 呆笨:~鸡。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姓。
为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信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