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有征的拼音、解释、组词
信而有征的简介:
xìn ér yǒu zhēng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确实而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唐˙杨烱˙从弟去盈墓志铭:积善余庆,信而有征。
1. 确实而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唐.杨烱〈从弟去盈墓志铭〉:「积善余庆,信而有征。」
《信而有征》这一成语出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句为:“《诗》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是故圣王不治奸以乱正也。……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行则观其德;书之史以著之,言之礼以达之,使人之效之,使之动而应焉,是以有征。”这里引用“信而有征”主要是强调言行必须诚实可信,并且要通过实际行动或结果来证明。
解释:此成语意为言语、行为不仅需要诚信可靠,还应当经得起检验和验证。即做事、说事实要有依据,能够得到证据支持。
以下是五个造句的例子:
- 他信而有征的完成任务,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确保每一个结论都是信而有征的。
- 小李总是信而有征地履行承诺,因此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 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信而有征,证明了我们的计划是可行的。
- 他的论点非常有力,因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事实来支撑,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信而有征的观点。
分词解释
信
xìn,shēn
1 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3 崇奉:~仰。~徒。4 消息:~息。杳无音~。5 函件:~件。~笺。~鸽。~访。6 随便,放任:~手(随手)。~步(随意走动,散步)。~笔。~意。7 同“ 芯 ”。8 姓。
而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有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征
zhēng
1 远行:长~。~途。~夫。~人。~衣。~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服(用力制服)。~讨。~伐。~战(出征作战)。南~北战。3 召集:~兵。~募(招募兵士)。~集兵马。4 收集:~税。~粮。5 招请,寻求:~求。~稿。~婚。~聘(招聘)。~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引(引用,引证)。信而有~。7 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