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的拼音、解释、组词

唐三藏的简介:

táng sān cáng/zàng
1.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 AI解释

《唐三藏》是源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全名为“陈玄奘”,他是一位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在唐朝时期以高僧的身份西行取经。在《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中,唐三藏被描绘成一位慈悲为怀、智慧超群的高僧,他带着观音菩萨赐予的紧箍咒,以及从天竺(今印度)带回的真经回到大唐,途中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三位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在小说中,唐三藏不仅是取经团队的精神领袖,也是故事中的道德中心。

以下是包含“唐三藏”一词的五个造句:

  1. 唐三藏的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他不仅是一位传奇人物,更是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
  2. 在《西游记》中,唐三藏的慈悲和智慧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的重要力量。
  3. 由于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深厚,唐三藏被人们尊称为“三藏法师”。
  4. 唐三藏取回的经典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虽然《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书籍,但其核心价值却来自于真实历史人物——唐三藏的故事。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唐三藏”并非作为一个常用词语被广泛使用。上述造句主要是为了展示在文学作品和故事叙述中如何使用这个名称。

分词解释

táng

1 夸大,虚夸:荒~。~大无验。2 空,徒然:功不~捐(功夫不白费)。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4 朝代名:~代。~诗。~僧。~人。~三彩。后~。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6 古同“螗”,指蝉。7 姓。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cáng,zàng

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