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而斗的拼音、解释、组词

挺身而斗的简介:

tǐng shēn ér dòu
形容勇敢地投入战斗。

  • AI解释

挺身而斗》这个成语出自于《左传·宣公二年》,原句为“士可杀不可辱,直不百步耳,犹得死焉;玉之为物,有内外美。今先生外托诸侯,内投其君,而又能孳孳焉修其天职,未见其愧也,则予何以怒焉?先生独不幸而秀出其间,俯就羁旅,无乃欲为士击乎?”此处"挺身而出"指的是英勇地站出来面对危险或挑战。

成语“挺身而斗”中的“挺身”意思是勇敢、坚决地站起来;“而斗”是动词短语,表示进行战斗或者斗争。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勇敢地站出来,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迎战困难或敌人。

造句

  1.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李队长挺身而斗,第一个跳入了汹涌的洪水之中。
  2. 当面对不公正待遇时,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挺身而斗,勇敢地向权威发起了挑战。
  3. 面对敌人的挑衅,他们几个战友挺身而斗,奋不顾身地冲向前线。
  4. 为了保护家乡不受侵犯,小明的爷爷毅然决然地挺身而斗,在夜晚亲自站岗放哨。
  5. 谋反的贼寇猖狂,众将士纷纷请命欲挺身而斗,为君王效忠。

以上造句均运用了“挺身而斗”的成语形象描绘人们在面临困难或挑战时勇敢面对、迎难而上的精神。

分词解释

tǐng

1 笔直,突出:笔~。~进。~拔。~立。~秀。~括(guā)(衣服、衣料等平整)。~劲(jìng )。2 伸直,凸出:~直。~起腰。3 支撑:~节(坚持节操)。4 很:~好。~香。5 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机关枪。

shēn

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5 孕,娠:~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dǒu,dò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胆。4 形容事物之小:~室。5 像斗的东西:~车。~笠。~篷。熨~。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气冲~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箕。~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