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的拼音、解释、组词

永乐大典的简介:

yǒng lè dà diǎn
类书名。明初解缙等奉明成祖命编纂。初名《文献大成》。后广收各类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改现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分列单字,按单字依次辑入与此字相联系的各项文史记载。有抄本正副两本。正本毁于明亡之际,副本至清咸丰时已有散佚,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大部分烧毁。建国后先后征集到七百九十七卷,1985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明朝成祖敕编,聚经史子集等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按韵编排成书,王圻《续文献通考》谓一万一千一百册,缪荃荪谓一万二千册,为四库全书编修前中国典籍之最大结集,惟迭经兵火,屡有散失,民国初年由翰林院移存教育部图书馆者,仅存六十册。

永乐大典》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部巨著,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它是由明成祖朱棣于1403年开始编纂,并在1408年完成初稿,最终定型版本于1409年编修完毕。此书由解缙等人主持编写,是当时集中国历代文献之大成的成果。《永乐大典》全书共22877卷(包括目),约3亿7千多万字,涵盖了经、史、子、集四部内容以及天文地理、医药技术等众多领域,具有极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造句

  1. 这本书的编纂与《永乐大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永乐大典》是不可或缺的一本百科全书。
  3. 在研究某个领域时,学者们经常参考《永乐大典》,以获取更多相关资料。
  4. 倘若能有幸一睹《永乐大典》的真容,无疑是学术界的一大幸事。
  5. 永乐大典》的存在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

分词解释

yǒng

1 水流长:“江之~矣”。2 久远:~远。~生。隽~。~昼(长昼)。~年(a.整年;b.长寿)。~诀。~志不忘。~垂不朽。3 古同“咏”,以诗词等来叙述。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diǎn

1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籍。字~。词~。经~。引经据~。2 标准,法则:~章。~制。~故( ➊ 典制和掌故; ➋ 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范。~雅。~礼。~型。3 指典礼:盛~。大~。4 主持,主管:~试(主持科举考试之事)。~狱。5 活买活卖,到期可以赎:~卖。~押。~契。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