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度的拼音、解释、组词

采桑度的简介:

cǎi sāng dù
1.乐府清商曲名。参见"采桑"。

  • AI解释

采桑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府诗体,与“度曲”或“度曲歌辞”相关联。这种诗歌形式主要用于歌唱和描述农业或自然生活场景,尤其是围绕着蚕丝生产的过程,因此得名“采桑”。它通常描绘了妇女们在采摘桑叶、养蚕过程中的劳动生活及其情感状态。

详细解释

  • 起源背景:《采桑度》作为一种诗歌形式出现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魏晋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 内容特点:这类诗通常描绘了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等整个过程中的情景,不仅展示了劳动场景的细腻描写,也常融入作者或人物的情感和感悟。
  • 文学价值:《采桑度》通过具体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面貌和劳动者的精神世界。

造句

  1. 在《采桑度》中,诗人生动地描述了蚕农们辛勤的工作场面。
  2. 美丽的诗句像蚕丝一样细密,如《采桑度》中的每一字都精心雕琢。
  3. 她在《采桑度》中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
  4. 采桑度》不仅是一首歌,它记录了古代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5. 学者们研究《采桑度》,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请注意,《采桑度》是一个诗歌体裁的名称,并非一首具体的诗篇,因此上述造句主要基于这个体裁的特点进行构建。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cǎi,cài

1 摘取:~撷。~花。~摘。~制。2 开采:~煤。~矿。3 选取,取:~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购。~写。4 神采,神色,精神:神~。精~。5 同“ 彩 ”。6 〔~~〕盛多的样子。7 古代指官。

sāng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葚。~农。~梓(喻乡里,故乡)。沧海~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榆暮景。2 姓。

dù,duó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刻~。~量衡。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高~。风~。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湿~。经~。纬~。浓~。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法~。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8 能容受的量:气~。9 考虑,打算:置之~外。10 过,由此到彼:~日。~假。欢~新春。11 量词,次:一~。再~。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剃发出家)。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