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诗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月诗派的简介:

qī yuè shī pài
文学流派。形成于抗日战争初期。其成员多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故名。作品多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现实生活,诗体自由奔放,充满激情,在当时曾产生较大影响。

  • AI解释

七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得名于1937年创刊的同名刊物《七月》。这个诗派以抗战为背景,涌现了一批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战斗精神的诗人,如何其芳、田间、绿原等。他们的作品多关注现实社会、赞美劳动人民,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详细解释:

  • 成立背景:《七月》杂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份重要文学刊物,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成为鼓舞士气的重要平台。
  • 创刊时间与地点:1937年于上海创刊,后因抗战而多次迁徙,其成员分布在中国各地,包括四川、延安等地。
  • 主要作品与风格:《七月诗派》的诗人多以诗歌的形式反映现实、赞美人民、对抗战进行歌颂。他们的创作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造句示例:

  1. 在抗日战争年代,《七月诗派》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对侵略者的愤怒。
  2. 虽然《七月》杂志在抗战时期多次迁移,但其精神始终如一地支持着《七月诗派》的创作活动。
  3. 田间作为《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
  4. 绿原是《七月诗派》的核心诗人之一,在那个充满战斗精神的时代,他用诗歌记录了无数感人的故事。
  5. 通过研究《七月诗派》,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面貌和人民的精神状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shī

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