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石的拼音、解释、组词
捣衣石的简介:
dǎo yī/yì shí/dàn
1.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2.陕西省勉县旧褒城县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传为东汉张鲁女捣衣所用之石。又荆州秭归县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捣衣石。
1.捶洗衣服时用的石头。 2.陕西省勉县旧褒城县境有女郎山﹐山下有大石﹐相传为东汉张鲁女捣衣所用之石。又荆州秭归县境古有屈原宅﹐亦有捣衣石。
- AI解释
词语详解:《捣衣石》
解释:
“捣衣石”一词来源于古代中国,指的是古代妇女在家中洗衣、缝补衣物时所用的一种工具。这种石头通常被磨得非常平滑,方便在上面捶打布匹或衣物,使其更加干净和整洁。此外,在文学作品中,“捣衣石”还常常用来象征思念之情或者寂寞之感。
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不仅负责家庭的日常事务,还承担着纺织、缝补等工作。为了使家中的衣服保持清洁与整洁,古代妇女经常在月光下或清晨时分,在捣衣石上捶打衣物。“捣衣”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造句:
-
古代诗人们常常将捣衣石作为寄托相思的载体:“玉阶空伫立,捣衣声断续。遥怜征戍客,梦里长相忆。”
-
捣衣石旁,月色如水,清冷的夜晚回荡着妇女们轻轻的捶打声。
-
诗人倚在窗边,思绪随着手中的笔墨漫向远方,那片捣衣石的静谧似乎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
在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日子里,家中的一块捣衣石不仅见证了家人的辛勤与温暖,更承载着无数思乡之情与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
伴随着悠悠古韵,那块古老的捣衣石静静地讲述着关于亲情、爱情以及离别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难以忘怀的痕迹。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