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莫知其子之恶的拼音、解释、组词
人莫知其子之恶的简介:
rén mò zhī qí zǐ zhī è
莫:不;恶:恶劣。溺爱的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
莫:不;恶:恶劣。溺爱的人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
- AI解释
《人莫知其子之恶》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孩子的缺点或错误”。这个短语出自中国古代著作,强调了自我认知和他人视角的重要性。因为作为父母或监护者,可能由于情感的偏见或其他原因,很难客观地看到自己孩子的问题所在。
下面添加5个例句帮助理解:
-
李老师经常说:“人莫知其子之恶”,作为一名家长,我们也应该从孩子的行为中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
-
**张阿姨参加了一个家庭教育讲座后感慨道:“真是听君一席话,如闻惊雷声。我常觉得女儿很优秀,但其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看来真的是‘人莫知其子之恶’啊。”
-
**在一次家长会上,王老师引用了这句话强调父母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人莫知其子之恶”,作为父母,我们应当鼓励孩子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正视问题所在。”
-
小明的妈妈为了让他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生日那天给小明买了份特殊的礼物——一份他平时不太关注的成长记录册。她解释说:“这正是‘人莫知其子之恶’的道理。”
-
**李华在自我反省时说:“虽然我自认为是个好父亲,但有时候也会像其他家长一样犯错不自知。这真是‘人莫知其子之恶’的写照,我们总是需要多听听旁人的意见。”
这些例子展示了这句话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分词解释
人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莫
mò,mù
1 不要:~哭。2 没有,无:~大。~非。~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 不,不能:~如。~逆。~须有。~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能助。4 古同“漠”,广大。5 姓。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其
qí,jī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莫名~妙。三缄~口。独行~是。自食~果。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余。~次。文如~人。名副~实。言过~实。3 那里面的:~中。只知~一,不知~二。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大概~。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恶
è,wù,ě,wū
1 不好:~感。~果。~劣。~名。丑~。2 凶狠:~霸。~棍。险~。凶~。3 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贯满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