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议的简介:
dà yì
1.朝廷集议国家大事。 2.谓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3.朝廷的重大决策。
1.朝廷集议国家大事。 2.谓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3.朝廷的重大决策。
- AI解释
《大议》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关于国家大事或重要事务的讨论、商讨,往往与朝廷会议、朝议等相联系。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重视集体决策和意见交流的传统。现代使用时,虽然语境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仍然保持对重大事项进行深入探讨的含义。
详细解释
- 大义:通常指的是关乎国家、民族的大道理或原则。
- 议:讨论、商量的意思,在这里特指就某一重要议题展开的广泛且深入的意见交流和决策过程。这种讨论往往由朝廷高级官员或智者贤臣参与,旨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造句
- 古代帝王常常召集群臣进行《大议》,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 在那个历史时期,有关边疆防御的《大议》尤为频繁,涉及到了军事战略、外交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 为了更好地处理当前危机,《大议》被提上议事日程,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 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提及《大议》,借以表达对政治局势或治国理念的思考。
- 在当今社会,虽然形式不同,但类似《大议》的精神仍体现在专家学者针对某一重大议题进行的专业讨论中。
通过以上解释和造句,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大议”的内涵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大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议
yì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