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则为王,败则为虏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的简介:

chéng zé wéi wáng ,bài zé wéi lǔ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 AI解释

这句话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和军事思想,常用来比喻在胜负决定性情境中的不同命运。它的含义是,当某一方取得成功或胜利时,就可以成为国王般的领导者或者占据主导地位的人物;而相反地,如果失败了,就会沦落为受人奴役的地位低下之人。

详细解释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战争中一种极端的对立状态——胜利与失败对于双方命运的巨大影响。在古代社会,胜利者往往能够享受权力、财富和荣誉,而失败者则可能遭受羞辱或被剥夺得一无所有。因此,这种说法也延伸出了对个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和警示。

造句

  1. 在创业的道路上,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每一个人都要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2. 体育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心态的较量,在赛场上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3. 老板宣布:在业绩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员工将成为公司的核心人才,反之则可能面临裁员的风险,这体现了“成则为王,败则为虏”的现实。
  4. 小明这次考试成绩优异,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而小华由于准备不足,名落孙山。这一幕让人深刻体会到了“成则为王,败则为虏”这句话的真谛。
  5. 在商战中,公司能否把握市场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了它的命运:成功者可以成为行业的领头羊,失败者可能沦为市场的弃儿,这正体现了“成则为王,败则为虏”的现实状态。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基于这句话的内涵进行扩展和应用的例子。

分词解释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bài

1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3 毁坏:~坏。~露。4 解除,消散:~火。~毒。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1 俘获:~获。俘~。(➊打仗时捉住敌人;➋打仗时捉住的敌人)。2 俘获的人。3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