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榜的拼音、解释、组词

石榜的简介:

shí/dàn bǎng/bàng
1.亦作"石牓"。石制的匾额。 2.即石撞。

  • AI解释

在古代中国,"石榜"通常指的是刻写或镌刻于石头上的榜文、告示或者公告。这些石榜多用于重要通知、法律条文、官府公告等公共事务上,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旨在公开传达信息以达到普及和监管的效果。

详细解释

  1. 材质与媒介石榜采用石材作为主要的书写或镌刻材料,因为石头耐久性强,便于长期保存。
  2. 用途:除了公告、通知外,石榜也常用于记载历史事件、表彰功绩等。在一些地区,石碑还兼具墓志铭的功能。
  3. 形式与风格石榜的文字通常庄重且规范,有时还会配有精美的雕刻装饰。

造句

  1. 在古代,官府经常会将最新的法令刻写在石榜上,并将其竖立在闹市中以供民众阅览。
  2. 宋朝时期,在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完成后,官方会在现场竖立石榜来记载工程详情及参与人员名单。
  3. 历史学者通过研究石榜上的文字和图案,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习俗和文化风貌。
  4. 当地居民世代相传一个故事:某位先祖曾因一次英勇行为被朝廷表彰,在村口竖立了石榜以作纪念。
  5. 作为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存的古代石榜成为了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分词解释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bǎng,bàng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