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的拼音、解释、组词

五胡的简介:

wǔ hú
1.晋武帝死后,晋室内乱,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的刘渊及沮渠氏赫连氏,羯族石氏,鲜卑族慕容氏及秃发氏乞伏氏,氐族苻氏吕氏,羌族姚氏,相继在中原称帝,史称"五胡"。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匈奴、羯、鲜卑、氐、羌五种族人。

词语解释

五胡:在历史上指的是东晋时期内迁的五个北方少数民族部落,主要指鲜卑、匈奴、羯、氐、羌。这些族群于西晋末年因战乱大规模南下,在中原地区建立起多个政权,并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起源背景:起源于东晋永嘉年间(307—313),由于北方连续的战乱,五个少数民族在内迁过程中互相融合并建立了各自的政权。

  • 主要特点:他们各自建立了与汉族不同的政治体系、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这不仅反映了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造句

  1.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内,“五胡乱华”是其中一个重要特征。
  2. 虽然“五胡”各有特色,但在中原地区长期混居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
  3. 研究“五胡”的迁徙与统治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民族融合的过程。
  4. 《史记》中有关“五胡”的记载为我们揭示了那段复杂的历史背景。
  5. 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使得东晋时期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五胡”给中华文明带来的独特贡献。

分词解释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