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呆目瞪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呆目瞪的简介:
嘴说不出话,眼发直。形容很吃惊的样子。
- 成语典
- AI解释
1. 义参「目瞪口呆」。见「目瞪口呆」条。
2. 此处所列为「目瞪口呆」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卷下.夏侯祯黩女灵皇甫枚为祷乃免》汝州鲁山县西六十里,小山间有祠曰「女灵观」。其像独一女子焉,低鬟嚬蛾,艳冶而有怨慕之色。……咸通末,余调补县印吏,实尸尝祭,与同舍生谯国夏侯祯偕行。祭毕,与祯纵观祠内,祯独眷眷不能去,乃索卮酒酹曰:「夏侯祯少年,未有配偶,今者仰觌灵姿,愿为庙中扫除之隶,神其鉴乎!」既舍爵,乃归。其夕1>,夏侯生惝恍2>不寐,若为阴灵所中。其仆来告,余走视之,则目瞪口噤3>不能言矣。余谓曰:「得非女灵乎?」禛颔焉。余命吏载楮镪,洁尊席而祷……奠讫,夏侯生康豫如故。 〔注解〕 (1) 夕:夜晚。 (2) 惝恍:音ㄔㄤˇ ㄏㄨㄤˇ,迷糊不清的样子。 (3) 噤:音ㄐ|ㄣˋ,闭嘴不能言语。
3. 此处所列为「目瞪口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目瞪口呆」原作「目瞪口噤」,语见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卷下.夏侯祯黩女灵皇甫枚为祷乃免》。《三水小牍》的内容主要讲述唐朝民间神异故事,其中一则说道:在汝州鲁山县西的小山里有座「女灵观」,供奉著一个女子,她的容貌妖娇艳丽,但神色间流露著伤感怨怼。有一天,夏侯祯到庙里参观,被这尊神像吸引,迟迟不肯离去,他取酒祝祷说:「我夏侯祯年轻并且尚未娶亲,今日见著您的丰姿,十分仰慕,我愿意留在庙里,作为扫除的仆役以侍奉您,希望您能够成全。」当天晚上夏侯祯回去后,变得神智迷糊,无法入睡,像是被阴灵入侵。他的友人皇甫枚赶来探望,看到他瞪著双眼,嘴巴紧闭不能出声,一付呆滞的模样。皇甫枚猜想应是在「女灵观」中,他所说的话得罪了女神,于是赶紧代他向女神告解道歉,夏侯祯才恢复正常。在此文中,「目瞪口噤」是形容夏侯祯被阴灵入侵,瞪著眼睛,嘴巴紧闭的失神模样。后来「目瞪口呆」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受惊或受窘以致神情痴呆的样子。
《口呆目瞪》是汉语中一个形象化的成语,用于形容某人由于震惊、惊愕或某种意外情况而显得嘴巴张开无法说话,眼睛睁大无法移动的状态。它生动地描绘了人在极度惊讶或者不敢置信时的反应。
详细解释:
- 口呆:形容嘴巴张开合不拢的状态,通常是因为太惊讶。
- 目瞪:形容眼睛睁得很大,可能表明惊讶、恐惧或震惊,但在这里更侧重于表达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情绪状态。
造句:
- 当她听说自己中了大奖时,她整个人都口呆目瞪的,半天回不过神来。
- 小明一看到那头凶猛的大熊,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口呆目瞪地站在原地不动。
- 她亲眼目睹了这起意外事故的发生过程,以至于在警察询问时仍然口呆目瞪,说不出半句话。
- 他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为年度最佳设计之一,一时之间口呆目瞪,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 在听到关于自己家庭的重大新闻之后,她整个人都愣住了,表现出了明显的口呆目瞪的状态。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所传递的情绪和状态。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dāi,băo
1 傻,愚蠢:~子。~气。~里撒(sā)奸(表面痴呆,暗藏奸诈)。2 不灵活,发愣:~板。~滞。~若木鸡(形容因惊恐而发愣)。3 同“ 待 ”。mù
1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2 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3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4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纲举~张。5 名称:数~。巧立名~。6 标题:~录。7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和鸡形~。8 孔眼:网~。9 指为首的人:头~。dèng
1 怒目直视:~眼。~视。2 睁大眼睛发呆:目~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