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朴的拼音、解释、组词
无名之朴的简介:
wú míng zhī pǔ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 AI解释
《无名之朴》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道德经》,在《老子》中多次提及,原文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其中,“朴”(pǔ)是指未雕琢的原材料或自然状态下的事物。
在《道德经》中,“朴”是朴素、原始的象征,代表了道的本质和宇宙万物最初的状态。老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都源自于一个简朴无华的基础——“朴”。这里所说的“无名之朴”,指的是那个没有具体名称或形态,却蕴含着宇宙一切法则与本源的基础状态。
在现代语境中,“无名之朴”可以被引申为一种朴素、本质、未经雕琢的美或真实,强调的是事物最原始的状态或精神实质。它也体现了老子所倡导的一种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去除人为添加的复杂性与装饰,回到简单纯粹的本质。
以下是五个使用“无名之朴”的造句:
-
在这场设计比赛中,选手们纷纷提交了创意十足的作品,但评委更看重的是那份质朴、自然的设计理念,即“无名之朴”。
-
这个城市的规划者致力于恢复其古朴风貌,在保留原始建筑的同时,注重细节处理的简朴与和谐,“无名之朴”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
他觉得现在的社会过于浮躁,人们应该回到自然、回归本真,找回“无名之朴”的生活态度。
-
作为一名作家,她总是追求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文风,她的作品常常体现出“无名之朴”,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深意。
-
这幅画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无名之朴”正是画家想要传达给观者的思考方式。
分词解释
无
wú
1 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名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朴
pǔ,pò,pō,piáo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2 朴实,朴素:质~。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