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míng 部首 笔画6 字形上下 五行 五笔:QKF

名的基本解释: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不可~状。

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7 占有: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名的笔顺/笔顺名

ノ,㇇,丶,丨,𠃍,一

撇,横撇,点,竖,横折,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对人或事物的称呼。如:「人名」、「山名」、「地名」、「植物名」、「乐器名」、「职官名」、「请问芳名」、「尊姓大名」。

2. 声誉。如:「名声」、「名气」、「美名」、「盛名之累」、「名不虚传」。

3. 出色的、大家都知道的。如:「名人」、「名医」、「名言」、「名酒」、「风景名胜」。

4.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5. 量词。①用于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②用于计算排名的单位。:「全班第十名」。

6. 名牌:①标示名字的牌子。如:「记得把这几个名牌发下去给学员佩戴。」②有名的品牌。如:「这件衣服可是名牌?」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人或事物的称号。【例】芳名、地名

2. 声誉。【例】美名、盛名、名望

3. 次第。【例】世界排名

4. 有名的、出名的。【例】名人、名胜

5. 形容、说明。【例】莫名奇妙、无以名之

6. 量词。计算人的单位。【例】学生十名,缺席一名。

7. 计算排名的单位。【例】全班第十名。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人的称号。如:「尊姓大名」、「请问芳名」。

2. 事物的称号。如:「地名」。《管子.心术上》:「物固有形、形固有名。」

3. 声誉。如:「盛名」、「令名」。

4. 表示概念的名称。《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5. 量词:(1)计算人的单位。如:「学生十名,缺席一名。」(2)计算排名的单位。如:「全班第十名。」

6. 指称、形容。如:「莫名其妙」、「无以名之」。

7. 有名的。如:「名人」、「名马」。

8. 贵重的、出色的。如:「名器」、「名酒」。

详细解释

名[míng]

〈动〉

【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造字法】: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

1 同本义 ([En.] give name to)

【引】

1 《说文》:名,自命也。

2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3 《孟子》:名之曰幽厉。

4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5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

6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7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8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例】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2 称说;说出 ([En.] tell)

【引】

1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不能名其一处。

【例】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3 出名,有名声 ([En.] lend one's name to an enterprise occasion)

【引】

1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 以私人名义占有 ([En.] own;possess)

【引】

1 王充《论衡》:不名一钱。

5 通“明”。明白 ([En.] understand)

【引】

1 《老子·四十七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名[míng]

〈名〉

1 名字;名称 ([En.] name)

【引】

1 《仪礼·士昏礼》:请问名。

2 《仪礼·聘礼》:记百名以上书于策。

3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 注:“爵号也。”

4 《周书·谥法》: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5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例】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2 名门,名家 ([En.] influencial family)。

【例】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3 名人, 杰出的人 ([En.] notable)。

【例】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4 名声,名誉,名望 ([En.] fame;reputation;renown)

【引】

1 《史记·滑稽列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2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名达于缙绅间。

【例】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5 功业,功名 ([En.] fame and position)。

【例】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6 名义 ([En.] titular)

【引】

1 宋· 文天祥《后序》: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

【例】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7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En.] number)。

【例】

如:第三名

【引】

1 《诗·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名[míng]

〈形〉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En.] well-known;famous)

【引】

1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 唐· 刘禹锡《陋室铭》:有仙则名。

【例】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2 大的 ([En.] big;great)

【引】

1 《礼记·礼器》:因名山升中于天。 注:“犹大也。”

2 《战国策·秦策》:环如因而赂一名都。 注:“大也。”

【例】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名[míng]

〈量〉

用于人的数量 (【英】:used in human number)。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武并切

注解

【名】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武并』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名】字本义为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名】字造字法为会意:从口、从夕。

【名】字字形结构为上下, 可拆字为“夕 口”。

【名】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二, 口部, 现代部首为口, 笔画为6画。

【名】字异体字:䫤 命 詺 銘。

《说文解字》注解

(名)自命也。祭統曰。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此許所本也。周禮小祝故書作銘。今書或作名。士喪禮古文作銘。今文皆爲名。按死者之銘。以緇長半幅。緽末長終幅。廣三寸。書名于末曰。某氏某之柩。此正所謂自名。其作器刻銘。亦謂稱揚其先祖之德。著己名於下。皆衹云名已足。不必加金旁。故許君於金部不錄銘字。從周宫今書、禮今文也。許意凡經傳銘字皆當作名矣。鄭君注經乃釋銘爲刻。劉熙乃云。銘、名也。記名其功也。吕忱乃云。銘、題勒也。不用許說。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冥、幽也。故㠯口自名。故从夕口會意。武幷切。十部。

名字组词

闻天下 公钜卿 山胜水 落孙山 不常存 垂宇宙 不符实 垂千古 副其实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