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的拼音、解释、组词

奠边府的简介:

diàn biān fǔ
越南西北部重镇。邻近老挝边境。四周被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环绕。1954年5月,越南军队曾在此大败法军,即为著名的“奠边府战役”。建有战争纪念博物馆。有公路通河内。

  • AI解释

《奠边府》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法国在越南的一处军事要塞。这个词源自1954年的法越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役——奠边府战役(Battle of Dien Bien Phu)。这场战役标志着法国殖民统治在印度支那地区的结束,也预示着整个东南亚地区冷战期间的紧张局势升级。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试图重新控制其在越南的殖民地。然而,在1954年,随着中国的解放和美国对法国的支持逐渐减少,法国陷入了一种不利的局面。
  • 战役过程:为了确保其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利益,法国于1953年选择在越南西北部的一处名为奠边府(Dien Bien Phu)的山谷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基地。然而,这一决定最终成为了法国的致命失误。随后,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军队通过包围和切断其补给线,成功地对这座要塞进行了围困,并最终将其攻陷。
  • 战役结果:奠边府战役持续了约五个半月的时间,从1954年3月22日到5月7日。这场战役以法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法国被迫在日内瓦会议上签署了《日内瓦协定》,同意越南南北分治。

造句:

  1. 这场战役标志着奠边府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2. 堂堂正正地面对战争的胜负,就像法国在奠边府一样。
  3. 在纪念奠边府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胡志明博物馆举办了各种活动。
  4. 电影《战火青春》以奠边府战役为背景,讲述了越南青年士兵的故事。
  5. 堂堂正正地面对战争的胜负,就像法国在奠边府一样。

以上是关于“奠边府”一词及其相关战役的一些详细解释以及造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diàn

1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祭~。~酒。2 稳固地安置:~都(dū ㄉㄨ)。~基。~定(使稳固安定,如“~~基础”)。

biān

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缘。~沿。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疆。~界。~防。~境。~陲(边境)。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三角形。4 旁侧,近旁:身~。~锋。5 方面:~干(gàn )~学。6 表示方位:上~。外~。7 姓。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