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学语言的简介:
wén xué yǔ/yù yán
1.文学作品里所用的语言。它以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动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而形成﹐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即标准语。参见"标准语"。
1.文学作品里所用的语言。它以民族共同语﹐特别是人民群众生动的口头语言为基础﹐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而形成﹐富于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2.即标准语。参见"标准语"。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通行全国,有一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也称为「标准语」。
2. 文艺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
《文学语言》通常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语言,它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汇和表达方式,还包括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而特别设计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以及结构布局。这种语言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的,旨在增强文本的表现力、情感色彩或思想深度。
详细解释
- 语言选择:文学语言往往更加注重词语的选择,经常使用具有丰富含义或特殊语境感的词汇。
- 修辞手法:文学作品中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加表达的效果和吸引力。
- 结构布局:文学语言在结构上通常更为复杂多变,包括但不限于对话的形式、叙事的角度变换以及场景的细腻描绘等。
- 情感表达与象征意义:文学作品通过语言传递的情感更为深刻和广泛,并且往往带有象征性,能够引发读者对某个主题或概念的多层次思考。
造句
- 小说中的主人公用含蓄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 这首诗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形象,仿佛大自然也拥有了情感和意识。
-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象征主义的修辞方式,使得人物的命运与整个社会背景相互映衬,增强了文本的思想深度。
-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表达手法,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自然景观在诗句中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 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角度,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话来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语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