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徭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徭的简介:

kē yáo
1.科征徭役。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科徭”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可能是“科徭”是两个词的组合:“科”和“徭”,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我们来分开来看这两个词。

  1. :古代指官府根据法令征收的各种赋税或捐纳。
  2. :指的是古代人民应向政府提供的劳役,或是某些临时性义务。

结合两者,“科徭”通常用来描述官方按照一定的法令和规定对百姓所进行的赋税和劳役双重征用。这种双重负担在古代社会中是非常沉重的,常常引起农民的不满和抗争。

下面提供5个造句来帮助理解“科徭”的含义:

  1. 历史小说中的情节:“为了减轻乡下的负担,他提议朝廷减少科徭。”
  2. 古文翻译:原文:“国家征敛之繁,远甚于昔日之科徭。” 翻译为现代汉语:“国家征收的赋税和劳役非常繁重,远远超过了以前时期的水平。”
  3. 古代社会情境描述:“尽管农民们辛勤耕作,但面对着沉重的科徭,他们却往往入不敷出。”
  4. 政策讨论:原文:“应当改革现有制度,减轻人民负担,减少不必要的科徭。” 翻译为现代汉语:“我们应该改革现有的制度,以减少对人民的额外负担和不必要的劳役征收。”
  5. 历史研究语句:“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由于经济衰退及中央集权加强,各地不断出现苛捐杂税和繁重的科徭。”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翻译和造句是基于“科”和“徭”的含义进行理解后的构造,可能并非古代文献中的原意表述方式。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