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广成子的简介:
guǎng/ān chéng zǐ
1.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一说即老子。
1.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者,古之仙人也。居崆峒之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焉。"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一说即老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传说中的仙人。隐居崆峒山石室中,黄帝曾问以至道之要。一说为老子。《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轩辕台〉诗:「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广成子》的详细解释
1. 概念背景 “广成子”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角色,主要出现在道家典籍中。广成子的形象往往被描绘为一位得道高人或仙人。
2. 典籍出处 - 《庄子·内篇》: 在《庄子》的《大宗师》、《天地》等章节中有提到“广成子”,他是最早与黄帝进行对话讨论哲学和修炼之道的人物之一。
- 《列子》: 《列子·黄帝篇》中也记载了广成子的事迹,描述他是一位有极高道行的仙人。
3. 形象特点 - 广成子通常被视为一位通晓天地自然规律、修炼高深的人。 - 在道教文化里,广成子常常被赋予智慧和德行至高的形象。
4. 文化地位 在中华文化中,广成子被认为是一位重要的道家代表人物,他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得道修真的向往和追求。
5. 造句
- 他像广成子那样,深谙自然之道,与世无争。
- 广成子的故事启迪了无数人,教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 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人仿效广成子,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
- 他修炼多年,终于达到了像广成子那样的境界,获得了超凡脱俗的能力。
- 广成子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古画和道观中,象征着智慧与道德的光辉。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广成子这个形象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对人们的启发意义。
分词解释
广
guǎng,ān,yǎn
1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博。~义。~漠。~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厦。2 多:大庭~众。3 扩大,扩充:推~。~开言路。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