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即的拼音、解释、组词
是即的简介:
shì jí
1.犹是则,虽则。
1.犹是则,虽则。
- AI解释
词语“是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搭配,它由两个字组成,“是”和“即”。这两个词各自都有明确的意义,但在组合起来使用时,并没有形成一个标准或常用的固定短语。
- “是”的含义:作为动词,常表示确认、认为的意思;作为代词,则用来指代事物。例如:“这件事是真的。”
- “即”的含义:通常作连词用,有“就是”、“就”等意思,还常用在时间上表示立即或马上。
根据这两个字的含义,“是即”可以理解为一种简略的说法,直接表明某事的状态或结果,类似于“即是”,但在日常语言中这种使用较少见。为了更精确地说明,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意义和用法。
不过,在一些古代文献或是特定的文化文本中,“是即”可能会有特殊的用法或含义,这需要进一步考证。在现代汉语的通用语境下,并不推荐直接使用“是即”作为独立词语,除非是在古文翻译或者是刻意追求某种古典风格的语言表达中出现。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基于这个理解:
-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即智慧。”——这几句并非标准语句,而是意译古代名言,表达的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 这个结论就是那个理论的应用结果,是即证明了该理论的有效性。——此句中的“是即”用于连贯表述因果关系。
- 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参加比赛,那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准备训练,是即全力以赴吧。——这里用的是“是即”来表达一种顺承、鼓励的意思。
- “是即”的说法虽少见,但在某些语境下却能起到简洁明了的效果。——此句说明在特定情况下,“是即”能够作为一种简略的表达方式出现。
- 在翻译古文时,我们可能会遇到“是即”这样的用词,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确切含义。——此句解释了在处理古文献时可能遇到的情况。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是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
即
jí
1 就是:知识~力量。2 当时或当地:~日。~刻。~席。~景。在~。~兴(xìng )。3 就,便:黎明~起。4 假如,倘若:~使。~便(biàn )。~或。~令。5 靠近:不~不离。6 到,开始从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