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干誉的拼音、解释、组词
沽名干誉的简介:
犹沽名钓誉。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沽名钓誉」。见「沽名钓誉」条。
2. 此处所列为「沽名钓誉」之典源,提供参考。 1、「沽名」:※《廙别传》(据《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刘廙》裴松之注引)初,廙1>弟伟与讽2>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吾观魏讽,不修德行,而专以鸠合3>为务,华而不实4>,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伟不从,故及于难。 〔注解〕 (1) 廙:刘廙(西元180∼221),三国魏南阳安众人,字恭嗣。初为曹操丞相掾属,转为五官将文学。魏初,为黄侍郎。弟刘伟与魏讽谋反,本应诛,曹操赦之。魏文帝时,官至侍中,赐爵关内侯。廙,音|ˋ。 (2) 讽:魏讽(?∼西元219),东汉末沛国人,或为济阳人,字子京。钟繇任为西曹掾,后与长乐卫尉陈祎谋画袭邺城,攻击曹操。陈祎向曹操告发其谋,魏讽遂被杀。 (3) 鸠合:集合、召集。鸠,音ㄐ|ㄡ。 (4) 华而不实:只开花而不结果。比喻虚浮而不切实际。见「华而不实」。 2、「钓誉」:《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元始中,修功臣后,下诏曰:「汉兴以来,股肱1>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2>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3>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于制度4>,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厚富而外为诡服5>以钓虚誉者殊科6>。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世厉俗,圣王之制也。其赐弘后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注解〕 (1) 股肱:得力的辅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孙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齐,西汉薛人。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武帝以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脱粟:布被,以布为被,表示俭朴。脱粟,仅去除皮壳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减于制度:行事俭约,花费少于常规。 (5) 诡服:奇特违众的服装。 (6) 殊科:不同的类型。
3. 此处所列为「沽名钓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沽名钓誉」系由「沽名」及「钓誉」二语组合而成。「沽名」在《廙别传》中可见。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他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然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来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后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钓誉」则见于《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因此在平帝时王元后的诏书中,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于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淳朴,与那些穿著奇特服装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钓虚誉」,后来被合用成「沽名钓誉」,用来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1. 利用手段求取名誉。参见「沽名钓誉」条。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今日之本,我非侥幸于死,沽名干誉,多将颈血溅地,感悟君心。」《清史稿.卷四七七.循吏传二.童华传》:「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
《沽名干誉》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它通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获取虚名或者赞誉而做出不正当行为的人。在现代语境中,它也可以用来描述试图通过非正当手段来赢得公众的好感或尊重的行为。
成语解析
-
字面解释:“沽”意为购买;“干”在这里是冒、尝试的意思。“沽名干誉”直译就是企图通过某些行为获得虚名和名誉。
-
引申含义:这个成语强调了为了获取名声或赞誉而进行不正当的行为,比如说谎、夸大其词、甚至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它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没有真正能力或贡献,只是通过一些虚假手段博取别人尊重的人。
造句
-
小王这次在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并非是因为他有真正的实力,而是因为他在比赛前花了很多时间准备演讲稿来突出自己的优势。这种沽名干誉的行为很快就被其他选手识破了。
-
这个公司的公关经理为了公司能够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积极形象,经常发布一些夸大事实的新闻稿。尽管这帮助他们在短期内获得了不少赞誉,但长期来看却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和客户信任。
-
在学术研究中,沽名干誉的行为是极其有害的,因为真正的研究成果需要通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才能得到认可。如果有人只是为了追求名气而发表虚假的研究成果,那么这种行为不仅会破坏整个科研环境,还会误导其他研究人员。
-
有些政客为了赢得选民的好感,在选举前做出许多看似有益社会的承诺,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力或计划去实现这些承诺。这种沽名干誉的做法往往在选举后就不再被提起。
-
在社交网络上,有些人通过发布大量带有情感引导性的内容来吸引关注和点赞,并试图借此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得一定的粉丝数量,但却缺乏深度交流和支持,容易被视为沽名干誉的行为。
这些例子展示了“沽名干誉”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方式及其负面含义。
分词解释
gū
1 买:~酒。~名钓誉。2 卖:待价而~。3 天津市的别称。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yù
1 名声:荣~。名~。信~。沽名钓~。2 称扬,赞美:毁~。交口称~。3 古同“豫”,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