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膊的拼音、解释、组词

披膊的简介:

pī bó
1.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称"披膊"。

  • AI解释

词语“披膊”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衣物,特指一种穿于身、覆盖手臂的衣袖部分。它通常是铠甲或战袍的一部分,起到保护手臂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披膊”这个词使用较少,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历史词汇来使用。

详细解释:

  • 含义:古代的一种防护装备。
  • 用途:主要用于军事场合,在战场上能够保护士兵的手臂免受伤害。
  • 材料与样式: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其材质、样式会有所不同。通常由皮革或布料制成,并可能配以金属片作为加固。

造句:

  1. 在古代战场上,武将们常常身披盔甲,手上套着坚固的披膊,显得英气逼人。
  2. 战争年代,许多战士为了保护手臂免受敌人的箭矢伤害,都会穿上带有防护性披膊的战袍。
  3. 通过研究出土文物中的士兵模型可以看出,古代士兵不仅有铠甲来保护全身,还有专门用于保护手臂的披膊
  4. 古代的武侠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身穿全套铠甲、装备着坚固披膊的角色形象。
  5.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剧或电影,看到演员们穿着古装时身上的披膊部分,这让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战争中的防护装备。

以上句子展示了“披膊”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和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1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2 穿戴:~挂。~甲。3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靡。4 劈开,裂开:竹竿~了。

1 上肢,近肩的部分:胳~。赤~(光膀子)。2 〔厚~〕厚切肉。3 分裂尸体而曝之:“杀而~诸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