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抄家的简介:

chāo jiā
1.搜查并没收家产。

  • AI解释

词语解析

抄家(chāo jiā)是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一个词汇,指的是对某一特定对象家庭财产进行公开查抄和没收的行为。通常用于惩罚犯罪分子或其家属,主要表现为将罪犯的家庭财物、田产、房产等一并清点登记后予以没收。

在古代中国,这种做法体现了专制政权对于个人及其家族的极端控制与惩罚手段之一。随着现代法治社会的发展,“抄家”这一概念已经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公正合理的法律程序和措施来保护公民财产权利不受非法侵犯。

造句

  1. 明朝时期,官员王家因被揭发贪污受贿而遭抄家
  2. 在那个时代,一旦有人犯下重罪,不仅本人会受到严惩,其家属甚至整个家族也会遭受抄家之祸。
  3. 清代的官府为了惩罚某位官员,对其进行了抄家处理,并将其家产充公。
  4. 当初,许多因参与叛乱而被处决的人家都被政府进行了抄家和没收财产的行为。
  5. 在封建社会中,抄家是统治者打击异己势力、剥夺其物质基础的一种极端手段。

分词解释

chāo

1 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2 搜查而没收:~没(mò)。~家。~斩。3 走简捷的路:~近。~小道。包~。4 同“ 绰 ”。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